聚焦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重点研究领域为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主持了《重庆市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实绩考核研究》《重庆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重庆市“十二五”环保投资绩效评估研究》等重要课题研究。
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所在,我们要守住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
重庆的环保产业能够为重庆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包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就会碰撞出新的增长点来。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来解决环境领域里的一些技术性难题。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云、贵、川和重庆共同的任务,应做到“六个协同”,联防联治,齐抓共管。
主持人:各位网民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聚焦绿色产业发展,助推重庆经济高质量提升”在线访谈。目前,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深刻融入中国。国家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城市,去年以来,重庆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金经济带”三个关键,以“上游意识”担“上游责任”,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方面,本土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东风。
如何积极发展本土绿色产业,协同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实现资源集约型增长转变,助推重庆经济高质量提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张勇,就“重庆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问题做在线交流。张会长,你好!
张勇:这样的一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从生态环境的压力开始,便于今天下午这个绿色发展主题的展开。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经过多年工作的努力应该说成绩不错,但是我们仍就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我想这个压力大多数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是工业污染的压力;第二是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压力;第三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还不够令人满意所带来的压力。
第一个方面是工业污染。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中心城市,第二产业占比很高,在50%左右。重庆有39个工业大类,其中制造业是重点,31个制造工业门类重庆全部都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工业门类很齐全的城市之一。工业的环境问题是我们从始至终以来的压力重点之一。
大家都知道,工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重庆的工业,传统工业占比比较大。污染物排放量虽然经过多年的持续削减,但是总的排放量仍然很高。去年,二氧化硫、COD,这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然是很高的,二氧化硫去年排了30多万吨,COD也有30多万吨,还是处在一个高位。
再有就是我们的能源结构。依照我们的判断,重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会长期的存在,重庆一年要消耗差不多5000万吨原煤,能源结构里面原煤占的比重在50%左右徘徊。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这造成相当一段时间里面污染物排放量高位徘徊,压力比较大,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压力,首先要解决工业污染防治问题。
从重庆所处发展阶段来讲,整个经济发展是快速的,我们会持续多年以6%左右速度增长。我们的人口城镇化还要提升,去年大约是65%左右的流动人口城镇化率,如果按照70%的目标我们还有5个点的空间,5个点的空间差不多是150万人,按照前十年的城镇化速度,一年差不多有5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个也对我们的环境产生压力。
第二个压力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压力。这个是由重庆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重庆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部,处在长江上游的核心地带,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所在,我们要守住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83%以上的库区在重庆境内,重庆的水环境状况和生态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峡谷型河道变成了半封闭的水库,这个对重庆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变也非常大的,重庆面临着很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压力。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重庆的生态保护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森林覆盖率从25%左右上升到48%,但是仍然不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现在水土流失面积还有28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消落带的保护问题,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问题,鱼类的保护问题,这些都是生态保护、修复所面临的压力。
第三方面的压力来自于老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善要求。重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环境状况有很大的改善,老百姓的获得感还是蛮高的。去年我们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6天,比前年又多了13天。48条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与老百姓的要求比起来差距还是蛮大。举几个很直观的例子,大家比较关心的空气质量,很多年轻人天天都看空气质量预报。这里面问题还是挺多,我们去年虽然有316天的优良天气,但是天气质量真正达到优的,也就是空气污染指数在50以内的天数不到100天,只有96天,距离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差距。
还有一个和老百姓生活紧密关联的降尘指标,这是我们长期监测的。降尘指标老百姓可能不太熟悉,就是每个月在我们城市每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多少尘降下来,我们是用降尘缸收集,一个月重量法测一次。老百姓常说的灰尘大主要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就是降尘。重庆去年降尘是4.43吨每平方公里每月,就是一个月一平方公里要降4.43吨的尘下来,所以我们老说尘大。而且重庆这个气候特点年度里面月份差异不大,最低的月份监测数据也要降4吨以上,4.1吨,高的4.8吨。这个比直辖之初有很大的改善,在97年的时候重庆主城区降尘量超过12吨每平方公里每月,我们现在4吨多一点,应该说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家仍然觉得灰尘很大。所以我们的道路控尘,工地控尘这个任务十分繁重。
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包括水体,我们现在两江四岸的亲水性还是不够。黑臭水体仅仅是初步目标叫消除了黑臭,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还会促进提升,让水体的水质达到四类以上水质的要求,这里要一河一策进行治理,满足老百姓亲水、戏水、游水的需求,压力还是蛮大的。
关于生态环境压力,工业污染的压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压力,从三个方面来看,重庆都有大量的工作,艰巨的任务。
主持人:绿色产业做大做强,是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重庆绿色及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如何?它们在重庆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勇:绿色产业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是重要的内容。重庆市环境保护协会受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建委、市统计局几个职能部门的委托,“十三五”以来连续四年开展了,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这三个行业的统计调查工作。所以我给大家就这三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介绍。
下面我统称“环保产业”,包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在重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有将近1500家企业和事业单位,超过10万人从业,参与这个行业。涵盖了从科学研究、技术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仪器)制造、设施运行管理、监测、评估、监理、认证整个产业链。能够为重庆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包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我市的三个行业,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营业收入达到了909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21%,成绩不错。环保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贡献了投资,贡献了GDP,解决了就业,贡献了税收,去年环保产业实现利润125亿元,税收38亿。当然这个行业它的主要贡献,我认为还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更多的,绿色的、环保的产品。这是最具公共性、普惠性的,良好的生态产品是没有阶层,不分贫富的,人人都可以享用。清洁的空气、水、绿地、公园这些是我们行业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2018年我们这个行业做的工程就可以报出一个长长的单子,全市完成了7台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了676家燃煤(气)锅炉的深度治理,完成了主城区1400万平方米的地面的覆盖绿化,完成了2200多家餐饮业的油烟治理。完成了8座城市污水厂的改扩建,4座提标改造,完成了100座乡镇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完成了2380公里乡镇污水管网的建设,新建成14个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48段黑臭水体基本完成了消除黑臭的任务。这个单子可以列得很长,说明我们的环保产业,在重庆的生态产品,环境产品的提供上,在环境质量改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是说重庆的环保产业为重庆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和物资的支撑,这个支撑的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老百姓的获得感也是很强的。
主持人:日前,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提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对绿色产业的范畴做出统一界别标准。那么,重庆产废和处置企业未来的一个发展的新趋势是如何的?在这一政策背景引导下,重庆绿色及环保产业如何抓住机遇,成为重庆新兴支柱产业?
张勇: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绿色产业是为绿色发展服务的,我们要谈绿色产业先还是要说一说绿色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新的发展时期,要转型发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绿色发展是其中重要前提。
关于绿色发展我们要有三个认识。人与自然和谐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能像我们过去以征服自然为骄傲,其实恩格斯100多年前在已经说得很清楚,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征服最后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都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这一点人类有很多教训,所以中央提出来我们要绿色发展,要有新的发展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是学好用好“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深走实“两化路”,把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叫“两化”。把生态和产业紧密的融合起来,走深走实“两化路”,学好用好“两山论”,这是我们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对绿色发展我们还有第三个认识,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的条件,要培育壮大一个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大发展是绿色发展实现的前提,这是我们讲如何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来发展壮大绿色产业这么一个逻辑关系。其实每一次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新的发展机遇的把握,往往会孕育一个新的产业。我们的环保产业其实是和中国的环境保护共生共荣,一起发展起来的。环境保护搞得好,力度大,环保产业就发展得好。绿色产业是我们新时代新提出来的,重庆要抓住这个机遇。
这里我还想到重庆现在正在经济转型。重庆是传统老工业城市,我们传统工业比重比较大,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的经济指标现在变得不这么好看。其实这就是挑战,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各个方面应该要抓住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要求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绿色发展将孕育出一个很大的绿色产业,这是我们可以判断、可以预期的。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的路径,绿色发展带来的新动力,来培育、壮大新兴的绿色产业。
“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后,绿色这个概念深入人心。但在认知上有一些边界不清楚,概念不清晰等一些问题存在,今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建设部,国家能源局、人民银行七个部门一起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这个文件发出以后对于厘清概念,明确边界,集聚资源,突破重点,非常有意义。
这个文件对绿色产业作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分六个大类,第一是节能环保产业,第二是清洁生产产业,第三是清洁能源产业,第四是生态环境产业,第五是基础设施绿色提升,第六是绿色服务。六个一级目录,往下还分了三十个二级目录,再往下还分了211个三级目录。明确了每一类的标准、规范,很重要。
国家政策主要扶持什么?支持什么?我们的资源向哪个方向倾斜?哪些产业哪些做法是最有利于绿色发展的?都聚焦在这个里面。所以这个指导文件的下发,对于我们国家绿色发展,绿色产业的发展应该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指导意义。
那重庆怎么抓住这个机遇,让我们在绿色发展中培育壮大一个绿色的产业出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我想这个是重庆当前各级政府、各个企业、社会三个方面都应该共同来提高认识,共同来发力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我还是要强调,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政府,这样一个产业仍然是政策主导型,法规推动型的产业。没有政府的主导,没有法规的推动,这个产业很难发展起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的作用是最大的,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政府首先要制定很好的产业发展规划,要有很好的扶持政策,要营造很好的市场环境,要出台有促进作用的标准、规范。还要着力的去培育,培养一批绿色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讲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什么叫龙头骨干企业?年营销收入可以上30亿、上50亿,甚至上百亿的这样的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里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全国性影响力的,这样的企业要培育。我说的培育就不是自生自灭的,不是自然生长的,不是在完全自由市场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培育就是要像农业上浇水、施肥、除草、杀虫一样,这才叫培育,政府就要做这些工作,让企业在最好的环境里面成长起来。我们重庆在这个领域里面有一些成长潜力很好的,或者素质很好的企业,有一批这样的企业。我相信通过假以时日,通过政府的扶持帮助这些企业是可以培养壮大起来的。
像我们的三峰环境,现在在垃圾焚烧发电这个领域里面在全国已经很有影响力了,做得非常好。但是他们现在还是面临发展的一些瓶颈,市场的一些制约,仍然有一些需要突破的,需要政府扶持帮助的地方。所以政府在绿色产业发展上是主导的,是占有关键位置的,我们希望政府各职能部门认真的学习研究国家七部委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拿出真正有价值的扶持政策、举措,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重庆的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物质支撑,这是我们的期望。这是讲的政府,还得讲企业。
这是主体的一个方面,企业要发挥在创新当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在模式创新上要下大功夫,重庆企业应该说在创新这一块上表现不是非常好。刚才有一个数据,就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这个板块来讲,我们去年技术研发的投入还不到7.3亿,这个投入是不大的。不论是在全行业里面,还是横向的在全市各个板块里面,这个比例都不大。所以我觉得重庆环保企业、绿色产业的企业,在创新这个领域里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实重庆基础条件还是可以的,我们有30多所各类高校拥有环境类的专业,有这方面科研的力量。还有国家级、市级的研究机构可以利用,在产、学、研的融合上大有文章可作。
在技术、资本、人才这些方面,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我觉得我们的企业都还有空间。重庆的环保企业问题比较大还有一个组织结构问题。重庆有差不多1500家企业在从事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这个行业,以新企业为多。调查结果,重庆20年以上的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只有101家。我们有1000多家企业,都是这10年建起来的,有500多家是这5年干起来的,说明我们这个领域新企业很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结构做一些调整,在资本的参与之下形成一些“航空母舰”,像“航空母舰”舰队这样一种雁阵型的产业结构那是比较合理的。要有龙头企业带队,一些中小企业跟进配套,这样我们产业才能健康发展起来。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在这方面可以多下功夫。就企业这一块而言我认为主要是一个创新,要敢于思考,敢于走新路。
说到创新,我这里给企业、网友朋友们讲两个案例。第一个叫环境管家,环境管家是我们环境服务领域里面的一个新事物,也可以说是一种服务的新模式。环境管家是根据市场需要,管理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环境服务,环境管家已经有1.0、2.0版本。重庆环境管家也做得不错,有几个企业环境管家服务做得很好,但是比较起来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广度上、深度上都有很多文章可做。
我最近看到山东的媒体报道,淄博市的一个区有2000多家企业签了委托环境服务的合同,找了环境管家。这个我很吃惊,淄博市的一个区,2000多家企业采用了环境管家服务这种模式。如果按照一个企业年50万的服务费来算,2000多家差不多就是10个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也是一个很好的服务模式。环境管家有不同的模式,像中医看病一样,有只诊病开方子的,淄博做的管家模式基本上就是诊病开方子就完了,吃药,动手术,企业自己干。我们还有一种管家服务是从诊病、开方子,一直到吃药、动手术、康复一揽子服务全包。环境管家作为新型的环境保护商业模式希望能够在重庆进一步推广。
我们在绿色产业里面的清洁生产这个产业里,需要强调的,我们产污企业和环境企业的机会在哪里?就是融合,融合就会碰撞出一些新的增长点来,我说的环境管家服务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产业是绿色产业里面一个重要类别,清洁生产产业的核心是生产过程当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强调生产过程中“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过去都是排出来了我去帮你处理。现在提倡清洁生产,过程控制,那么环境企业就必须深度融合到生产企业里面去,才能为他做好服务。如何在三废产生的过程当中就把它处置掉,把它利用起来,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形成一个清洁生产产业。其实清洁生产产业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已经提出来了。“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叫做“推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这次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把清洁生产产业作为专门的一个大类列出来,其中核心就是生产过程当中三废的处置和利用。这也为我们环境管家服务提供了很大的一个拓展空间,我们的环保企业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当然这需要和生产企业融合,不熟悉,不了解就不能得到人家的支持配合,这个事是干不了的,但是只靠生产企业他也干不了,所以需要结合。
讲一个产业融合案例,产业之间的协同其实有很多案例。重庆有一个环保企业,利用冶金行业的装备,焦化有炼焦炉,烧结有烧结炉,我们这个企业把冶金行业的烧结炉的装备经过改造,经过创新,变成了可以处置污染物、危险废弃物的这么一种装置,当然他们得到了专利。这是很好的产业融合案例。还有现在生活垃圾要分类,要回收利用,我们重庆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很低的,到2022年能不能达到20%还是一个问号,有待于全社会充分的配合。但是垃圾到了处置厂还要分,垃圾分选是个难题,我在上世纪90年代参与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这里面也有一个装备的问题,怎么样让我们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能够拿来分类再利用。这个分选对我们的生产线就是一个考验,长的、短的、软的、硬的、稀的、干的,这个垃圾太复杂。我们也是采用了很多的矿山机械,在矿山机械里面有各种破碎机、筛分机,还有磁选、重选等选矿设备,这个在矿山机械里面是很成熟的,改造以后在垃圾分选里面也可以用。但是要做改造,要做技术的创新,这就叫产业融合,在融合当中创新,在创新当中提升,来解决环境领域里面的一些突出的技术性的问题、难题。这方面案例很多,今天时间关系不展开。希望给网友朋友,给企业界的同仁有启迪,真正能够让我们重庆的企业,我们重庆的各级政府能够在绿色发展,绿色产业大发展的机遇面前不丧失机会,为重庆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位置,同时具备长江上、中、下游的产业特征。那么,重庆应该如何落实‘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张勇:谢谢主持人,这个话题很大。我个人认为,在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至少是两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是要做好自己,首先要自己做得好,当好排头兵,绿色发展中你才可能是示范,让人家有可学的榜样。还有第二方面,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每个方面要产生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刚才主持人讲得好,重庆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我们又是一个直辖市,产业门类很齐全,环境类型也很齐全,又处在东西结合的重要的区位。所以重庆也有条件产生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些经验,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起示范作用,引领作用。
重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在去年中央生态文明大会以后,重庆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方面,有些工作应该说是走在了长江经济带十一个省市,甚至全国的前列。像我们的生态环境体制改革,我们的机构改革方案走在全国前面,我们的机构改革方案是全国的试点,是最早一批上报中央同意执行的。我们在环境执法、环境督察、环境监测这些领域里面的改革,在全国都是走在前面的,包括环境金融体制改革也是做得不错的,全国很多省市都来学习。我们在环境质量的改善上,我刚才给大家报的帐,其实成绩也是很显著的,虽然说还有很多不满意之处,但是纵向看我们的进步还是蛮大的。
所以我认为重庆有条件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是有条件的。但是还需要努力,我下面讲三点,需要下功夫做好的,做好示范作用。
第一个首先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中央提出来的全国三大攻坚战之一,要解决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的环境问题,解决我们面临的工业污染持续、居高不下的问题,解决老百姓最关注关心的一些民生问题。重庆市政府正式印发了《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实行了指挥长制度,书记、市长亲自担任指挥长,责任是层层落实,按照区县,按照部门,这里面涉及的项目很多,有34项指标,206项工程。指标都要很好的完成,甚至超额的完成,这是实现绿色发展示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各地各企业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要落实。
第二个就是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这个行动计划列出了重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工程项目,责任部门和单位,非常明确。这里面有28类工程,119项任务,我以为如果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不折不扣的落实完成,那么重庆发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作用就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这两个大事不要折腾,就是沉心静气,久久为功,保证完成任务。这是重庆市当前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的任务。
第三个是协同上、中、下游的问题。重庆要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协同上、中、下游一起来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重庆上游责任、上游担当,体现上游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个方面都应该在这上面下功夫,做文章。尤其是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四个省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我们共同的任务。重庆是叫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筑牢这个屏障是重庆的任务,但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云、贵、川和重庆共同的任务,协同好长江上游四个省市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我以为当前也是一个重点。
这里面有几个事情必须要抓住的,我们叫“六个协同”,一定要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的界限一起来干。第一个叫“规划协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国务院印发过《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这个规划是云、贵、川、渝都有的,其他的共同规划好像就很少见了,我觉得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建这个问题上,应该协同现有各个省市已有的规划融合起来,这是规划的协同。
再一个是政策、制度的协同。现在仍然有各自为政的情况,所以长江上游共建生态屏障需要我们在政策、制度建设上要有协调统一。特别是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损害赔偿、环境保险这一类的制度上应该有一些协调。
再有行动的协同。我们现在环保专项行动很多,各种各样的行动,四个省市的行动要尽量的统一,尽量的同步。
监管的协同十分重要,联防联治,齐抓共管这个事是应该做的。现在我们和四川还做得比较好,我们大家都希望云、贵、川、渝大家联手,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张勇:这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协会、商会作为社会组织,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应该有它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行业协会发展也跟中国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一样,经过了很多阶段,最近我们也在按中央要求进行改革。
总的来讲,我个人认为,行业协会商会这类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体系里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央提出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其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把社会组织,把我们这种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这样国家的治理体系才能完整全面。
在推进绿色发展这么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到来的时候,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首先是认真学习中央的、市委的方针政策,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我们有基本的职责,第一就是充分发挥好协会的服务功能,桥梁纽带作用这个要充分发挥好,我们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个作用要发挥好。我们现在有很多工作,比如我们受政府的委托搞产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性服务工作。我们为企业提供很多的政策、技术、咨询甚至金融各个方面的服务,企业也由此能够感受到协会能够促进大家共同的发展。
我们还为政府提供一些政策的咨询。今年国务院常务会做出决定,政府以后出台涉及企业的一些重大的政策举措都要争求行业协会的意见,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话语权提高了,我们的作用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规划编制我们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我们协会还要做的一件事情,除了要服务好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协会自己还要做平台的建设。我们一直把平台建设作为我们一个重点工作,当然我们会和很多机构来合作,建设一批服务性的平台,这里面有线上的,也有实体的,通过各类平台的建设,为我们的会员企业,为我们的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提供协会的服务。
我们协会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当中也可以发挥作用,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去年发起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包括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5个副省级城市,三峡集团这样的骨干央企和E20环境平台,我们在重庆开了大会,签了字,建立了这么一个协同发展机制。这是我们重庆体现上游责任,上游担当的一个主动作为的一件好事,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响应。今后还要继续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产业协同发展这个机制建立好,用好。让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个省市能够在生态环境市场一体化,统计调查一体化,技术、装备、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这样一些方面的融合,互鉴上能够有所作为,共同推动我们绿色产业做大做强。这方面我们重庆环保产业协会还有一些想法,我们争取今后多做一点工作。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朋友!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张会长接受我们的访问,我们也祝福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能够起好桥梁纽带的作用,把环保产业能够越做越好,同时能够为社会做到更好的一个服务。非常感谢网民朋友的关注,也谢谢张会长!